航空租赁数千亿市场掘金: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2012-06-19
航空租赁已日益成为航空公司运力增加的重要方式。根据民航局的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航空租赁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美元,年均新增航空租赁市场价值将在100亿美元以上。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航空租赁部总监李玲近日在空客中国生产线第88架飞机交付现场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航空租赁业务已成为国内多家银行系租赁公司的重点发展业务,享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也面临政策环境、资金来源等不够完善等问题。目前租赁公司正在“多条腿走路”,通过保税区租赁、境外SPV租赁等途径拓展航空租赁业务。
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航空租赁业的市场前景?会否受到当前航空业形势低迷的影响?目前主要有哪些制约?
李玲:航空租赁业在国际上发展了很久,历经多个经济周期的考验始终不衰。相比航空业而言,航空租赁业运行更为稳定。尤其是国内航空租赁业,本身基数较小,而中国航空市场机会很多,因此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多家银行系租赁公司都把航空租赁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但国内航空租赁业的政策环境、资金来源还不够完善,各种管制较多,但也已有所改善。过去购买飞机时,关税、增值税等加起来的税率达到22.85%,只有航企能享受优惠税率,租赁公司要介入成本很高。现在,通过保税区这一平台进行保税租赁,可享受到与航企一样5.04%的优惠税率,这使得中国的租赁企业能与国外租赁公司站在同一平台上开展业务。
中国证券报:航空公司一般出于哪些方面考虑选择租赁飞机?
李玲:航空公司一般会综合考虑航线的安排以及资产负债表等。若全部以贷款方式引进飞机,会导致资产负债率过高,对航企未来持续发展有影响,因此可能选择经营租赁;若该机型是短期安排,未来还可能引进新的机型,也有可能选择租赁;若航空公司临时要开一些航线,短期内又在制造商那里买不到飞机,也有可能通过租赁飞机来弥补运力的短缺。
总的来说,主要基于机队结构调整、财务优化、短期运力增加等方面的考虑。目前,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有三分之一以上是通过租赁方式引进,国际上也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