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产业园区引领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
2011-05-05
湖南产业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平台,是湖南对外开发、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以来,湖南产业园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逐步提高,产业园区在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起到了重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研究湖南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对加速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2010年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整体发展现状
(一)规模总量壮大,总体实力增强。2010年,全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技工贸总收入为9596.44亿元,同比增长48.5%;产业园区规模工业企业3137家,比2009年增加808家;其中,大型企业33家,占全省大型工业企业的54.1%,中型企业291家,占全省中型工业企业的41.2%;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221.94亿元,同比增长30.0%,高于全省规模工业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的37.7%,比2009年提高3.7个百分点。产业园区对全省就业的拉动作用突出,全省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吸纳从业人员83.3万人,增长15.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4个百分点,从业人数占全部规模工业从业人员的32.5%,比2009年提高4.8个百分点。
(二)经济效益增长,发展能力提升。2010年,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265.43亿元,同比增长45.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0个百分点,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0.1%,比2009年提高1.1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438.90亿元,同比增长54.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0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省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51.3%,比2009年提高6.8个百分点;实缴税金总额160.41亿元,增长24.5%,比全省工业企业实缴税金总额增速快4.0个百分点。
(三)投资引资增长,发展后劲增强。2010年,全省78个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4.18亿元,增长40%,其中,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个产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过100亿元。产业园区实际招商引资总额675.08亿元,增长26.4%,招商引资总额占全省工业招商引资总额的49.0%。
(四)技术创新加快,企业活力提高。2010年,产业园区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1476.29亿元,增长45.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4个百分点;产业园区新产品产值占全省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的59.3%,产业园区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比重为19.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6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8.3个百分点;产业园区规模工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其规模工业增加值4.9 %;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7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3.9个百分点。
(五)结构调整优化,节能减排扎实推进。2010年,全省产业园区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76.94亿元,占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6.0%,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9个百分点。产业园区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5.66%,比全省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多下降3.7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45个产业园区二氧化硫削减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二氧化硫削减率,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0个百分点以上;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资兴经济开发区和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的二氧化硫削减率,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以上。
二、2010年先进产业园区发展主要特点
(一)规模总量较大。2010年,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位居前15名的产业园区技工贸总收入5909.39亿元,占全省产业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的61.6%;前15名产业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均在100亿元以上,其中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前15名产业园区共有规模工业企业1443家,占全省产业园区的46%;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447.14亿元,资产4228.20亿元,分别占全省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资产总额的65.1%和72.7%。
(二)增长势头较好。2010年,前15名产业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增长50.5%,比全省产业园区平均水平高2.0个百分点,技工贸总收入增幅在50%以上的园区有9个,其中1倍以上的有2个;前15名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为32.3%,比全省产业园区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15个产业园区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在30%以上的园区有10个,50%以上的2个。
(三)效益水平较高。2010年,前15名产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89.87亿元,占全省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的63.2%;实现利润总额339.67亿元,占全省产业园区的77.4%,实缴税金总额103.44亿元,占全省产业园区的64.5%;吸纳就业人员44.83万人,占全省产业园区的53.8%。
(四)产业集聚明显。与全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相比,新型工业化考核前15名的产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2010年,前15名产业园区规模工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7大行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77.52亿元,占前15名产业园区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9.2%。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24.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2.4%,分别比全省产业园区平均水平高8.4个百分点和3.0个百分点;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前15名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比全省产业园区平均水平低2.7个、0.6个和0.4个百分点。
从各产业园区发展布局来看,新型工业化考核前15名产业园区主导产业专业化分工特色明显,15个产业园区中有10个园区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其园区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在30%以上。湖南常德鼎城经济开发区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其园区比重达83.5%,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其园区比重分别为62.0%和58.5%,湖南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其园区比重52.8%,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潭台商投资区以轨道交通和汽车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其园区比重分别为45.5%和45.2%。
(五)发展后劲较强。2010年,前15名产业园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005.43亿元,占全省产业园区的55.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50亿元以上的产业园区有9个,100亿元以上的有3个;前15名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总额达298.50亿元,占全省产业园区的44.2%。
三、产业园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从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在全省各市州分布来看,全省14个市州除张家界、怀化和湘西自治州3个市州外,其余11个市州的产业园区个数均在5-9个之间,但考核居前15名的产业园区中有12个集中在长沙、湘潭、常德、郴州等工业基础好、资源优势明显的地区,而衡阳、邵阳、张家界、永州、怀化、娄底、湘西自治州7个市州没有产业园区进入全省前15名。
(二)工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2010年,全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
模工业重工业增加值为1625.35亿元,占全省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的73.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的23.2%。78个园区中,30个园区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在30%以下,22个产业园区规模工业研发经费占其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不到1%。
(三)产业园区经济规模偏小。2010年,全省平均产业园区技工贸总收入为123.03亿元,其中国家级园区平均技工贸总收入521.53亿元,省级园区71.05亿元;产业园区中技工贸总收入总额超过1000亿元的只有2家,500-1000亿元的1家。平均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仅为28.49亿元,其中国家级园区131.96亿元,省级园区15.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过100亿元的园区只有4个,仅占全省园区总数的5.1%;过30亿元的园区16个,占20.5%,规模工业增加值在10亿元以下的园区有30个,占园区总数的38.5%。
四、几点启示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按照“园区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聚集”的发展思路,高起点、高水平地编制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要明确不同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使不同产业、企业和项目都能快速准确地找到适宜发展的园区落户。要加强产业发展指导,引导帮助产业园区走高端化产业发展的路子,协调促进先进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向园区聚集,逐步转移和淘汰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
(二)加强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是园区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要按照“产业基地、核心园区、配套园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形成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千亿园区为核心,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为重点,县市园区为配套的产业集群格局。充分发挥核心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和大中小企业集聚功能互补作用,优化园区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套体系。重点扶持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工程、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地方特色产业,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激发园区发展活力。一是要推进园区融资服务建设。鼓励产业园区建立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进行土地前期开发,投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鼓励推动园区企业上市工作,支持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二是抓好园区调度。逐步建立健全全省产业园区规模企业、重大项目、主导产业信息台帐,及时掌握全省园区发展动态。建立全省工业园区发展日常调度分析制度,监测运行状态,查找发展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推进园区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政府应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居住点建设项目,为园区企业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