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I 3000H型模电、数电、通讯原理实验室成套设备采用包括模拟/数字信号源、工作电源的通用平台及八套实验模块组成的模块化平台式结构,便于系统的功能扩充。做实验时通用平台及实验模块使用连接线连接,增加实验动手实践性。模块使用支持多次开发的具有在系统可编程功能的ISP芯片,提供用户自主设计的功能,注重给实验者提供动手实践和自主设计的空间。该装置通过另购设备“数字信号显示仪”可连接计算机,并可将实验数据在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存储,方便编写实验报告。该装置实验内容符合全国电子类统编教材《通信原理》和《通信原理实验》的教学要求,附有完整详尽的实验指示书。教材可选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曹志刚教授编写的《现代通信原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课程,指导书中配有每个实验的原理图。为配合基础教学的需要,增添了数字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线路。这一崭新的系统实现了专业基础课(模拟、数字电路)、专业课(通信原理)、毕业设计的三合一,做到一机多用,大大节省实验室,节省管理人员,节省资金。
一、TSI 3000H型模电、数电、通讯原理实验室成套设备系统特点:
1、囊括通信原理教材中的知识点,模拟系统、数字系统、基带传输、频带传输、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等。
2、实验装置采用模块化的平台式结构,系统具有可不断扩充、升级的空间,用户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购不同的实验配置,节省投资。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或自制功能模块。
3、电路模块与平台板的信号线使用导线连接,增加实验动手实践性,使用者在实验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该实验知识点的了解。
4、部分电路使用具有在系统可编程功能的ISP芯片,实验者可以进行多次开发。
5、元器件间保持合理的距离,标有与原理图对应的编码。电路中设置了大量的测量点、接地点,还在重点部分标有汉字说明,以方便观察、测量。
6、数电、模电实验元件盒盒体透明直观,内装元件一目了然,盒盖印有永不褪色元件符号,线条清晰美观,盒盖与盒体采用压卡式结构、维修拆装方便,在桌面中央通用九孔电路板上任意拼插盒成实验电路,实验方便、快捷,动手能力强。
二、TSI 3000H型模电、数电、通讯原理实验室成套设备功能与结构:
(一)实验台部分:
1、电源
1.1电源输入:工作电压220V±5%(50Hz),输入时指示灯亮。
1.2电源输出:有保险丝和漏电保护开关二级保护功能。
A组:低压交流电压3-24V分七档可调,输出电流1.5A。
B组: 二组互相独立的0-30V直流稳压电源,内置式继电器自动换档,多圈电位器连续调压,输出电流2A,具有预设式限流保护功能。
C组:低压直流稳压电源,电压+5V,电流0.5A,有表指示。
D组:单相市电输出,供用户自备仪器使用。
2·函数发生器
2.1 波形:输出正弦波、三角波、方波。
2.2 频率范围:5Hz-550KHz,有频率表指示。
3·七段译码器及对应译码显示数码管。
4·单次脉冲:每拨按一次钮子开关可得到一组正负脉冲。
5·通信原理部分
5.1 二路模拟(正弦、三角、方波,2Hz-200KHz)、12路可调数字信号源(时钟、脉冲、伪随机序列),5路工作电源(+5(2.5A)、-5(0.2A)、+12(0.3A)、-12(0.3A)、GND)。
5.2 双路抽样定理与脉冲调幅(PAM)实验板,包括采样、模拟信道、解调展宽、滤波放大电路部分。
5.3集成化增量调制编译码(DM)实验板,采用集成化调制解调芯片,并有手动码流产生电路。
5.4集成化脉冲编码(脉码)调制编译码(PCM)实验板,采用集成化调制解调芯片,并有手动码流产生电路。
5.5数字多路传输系统(MUX)实验板,采用具有在线可编程功能的ISP芯片,复接/解复手动产生的四路码流信号,并有手动设置开关。
5.6循环纠错码编译码(ECC(15.6))实验板,采用具有在线可编程功能的ISP芯片,包括手动信码输入、模拟信道、解码显示等电路。
5.7 3阶高密度双极性码型变换(HDB3)实验板,包括编码(四连“0”检测及补“1”、破坏点形成、取代节选择及单双极性变换电路),译码(单双极性、判决、破坏点检测、取代节去除及位定时恢复电路)部分。
5.8移频键控(FSK)实验板,包括调制(可变分频比的分频链)、解调(过零检测、码定时恢复、位同步、码再生、有源滤波电路)部分。
5.9移相键控(PSK)实验板,包括调制(差分编码—相位选择法调制,差分编码、调相电路)、解调(同相—正交环解调,集成化VC0、差分译码电路)部分。
5.10光纤传输(OPT)实验板,包括调制(CMI编码、去毛刺、光发送头),解调(光接收头、预放大、电平判决、时钟提取、成型、鉴相、VCO、取样、CMI解码)部分。
6·外测交直流二用电流表:精度0.5级,三位半数字式显示,测量范围:0~999mA。
7·外测交直流二用电压表:精度0.5级,三位半数字式显示,测量范围:0~99.9V。
(二)学生实验桌:一桌二座,桌面中央设置九孔通用电路插板,元件盒在其上接插成实验电路完成实验。桌的左右各有一个柜,柜中存放元器件、贮存板及电脑,中间上层放置键盘、
下层抽屉存放工具、万用表、导线等。桌面尺寸:160×70cm。
三、TSI 3000H型模电、数电、通讯原理实验室成套设备器材配备(以24座为例,详见发货清单) :
12台实验台、12张学生实验操作桌、l台主控演示台、13只MF500万用表、13只数字万用表、39只指针式1.5级直流电流表,25套电烙铁及烙铁架,13套实验所需的电阻、电位器、电感线圈、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可控硅、逻辑电平开关、逻辑电平指示等元件盒。13套声传感器、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等。13套剥线钳、螺丝刀、尖嘴钳等工具。
四、用户自备器材:
双踪同步示波器、高频信号发生器、频率计数器、毫伏表、失真度测试仪。
五、TSI 3000H型模电、数电、通讯原理实验室成套设备实验项目:
(一)模拟电子实验: |
1.二极管的正、反相特性 |
11.变压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器 |
2.晶体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 |
12.0TL功率放大器 |
3.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
13.集成功率放大器 |
4.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
14.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
5.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
15.串联型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 |
6.场效应管放大器 |
(设计性实验) |
7.差动放大电路 |
16.集成直流稳压电源 |
8.运算放大器指标测试 |
17.单结晶体管特性 |
9.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
18.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
(多种模拟运算电路) |
19.晶闸管简单测试 |
10.集成运算放大器非线性应用 |
20.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 |
(多种波形发生器) |
|
利用上述20项实验元器件还可完成下面实验项目 |
l.电压负反馈偏置电路 |
36.模拟二阶微分方程电路 |
2.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 |
37.基本对数运算电路 |
3.用二极管稳定工作点 |
38.实用微分电路 |
4.共基极放大电路 |
39.反对数放大基本电路 |
5.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
40.简单的过零比较电路 |
6.共源极基本放大电路 |
41.利用二级管作为上限检测幅度选择电路 |
7.场效应管共漏极电路 |
42.下限幅度选择电路 |
8.场效应管共栅极电路 |
43.RC无源网络的低通滤波电路 |
9.单管阻容放大电路 |
44.同相输入一阶低通滤波电路 |
10.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 |
45.反相输入一阶低通滤波电路 |
11.甲类功率放大电路 |
46.简单的二阶RC滤波电路 |
12.串联电流负反馈电路 |
47.典型二阶RC有源低通滤波电路 |
13.串联电压负反馈电路 |
48.典型二阶高通有源滤波电路 |
14.并联电压负反馈电路 |
49.基本带通滤波电路 |
15.并联电流负反馈电路 |
50.典型带通滤波电路 |
16.共基共射极放大电路 |
51.矩型波振荡电路 |
17.自举射极输出电路 |
52.宽度可调的矩形波发生器 |
18.NPN一PNP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
53.幅频可调的锯齿波发生器 |
19.用负反馈消除自激振荡 |
54.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
20.晶体管开关作用 |
55.单相全波整流电路 |
21.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
56.电容滤波电路 |
22.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
57.电容滤波带电阻负载 |
23.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
58.RC滤波电路 |
24.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形式 |
59.基本LC滤波电路 |
25.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 |
60.二倍压整流电路 |
26.双电源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 |
61.三倍压整流电路 |
27.运放用作交流比例放大 |
62.基本稳压电路 |
28.反相输入保护措施 |
63.基本调整管稳压电路6 |
29.同相输入保护措施 |
64.具有放大环节的稳压电路 |
30.电源极性错接的保护 |
65.单相半波可控硅整流 |
31.RC高通电路 |
66.电子调压电路 |
32.利用三极管来保护器件 |
67.电子催眠器一一趣味性实验一 |
33.差动输入运算电路 |
68.电子门铃电路一一趣味性实验二 |
34.快速积分电路 |
69.电子报警电路一一趣味性实验三 |
35.模拟一阶微分方程电路 |
|
(二)数字电子实验: |
l.TTL集成逻辑门的参数测试 |
16.MSI数据选择器及逻辑设计 |
2.CM0S逻辑门的参数测试 |
17.微分型单稳态电路 |
3.TTL集成电极开路门与三态输出门的应用 |
18.环形多谐振荡器 |
4.与、非、或、与非门电路实验 |
19.利用门电路构成编码器分配器、选择器 |
5.半加器电路实验 |
20.组合电路的设计之一一一编码转换 |
6.全加器电路实验 |
21.组合电路的设计之二一一显示电路 |
7.RS触发器实验 |
22.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 |
8.D触发器实验 |
23.计算机时序电路的设计 |
9.JK触发器实验 |
24.集成定时器测试及应用 |
10.T触发器实验 |
25.CM0S集成A/D、D/A转换电路实验 |
11.JK型触发器转换成D触发器 |
26.二极管非门、或非门电路 |
12.D型触发器转换成JK触发器 |
27.三极管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电路 |
13.计数器实验 |
28.异步十进制减法计数器 |
14.MSI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
29.异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
15.译码器及其变换方式 |
30.综合能力培训实验一一电子秒表 |
(三)通信原理实验:(九类约五十个以上)
1.PAM实验:抽样和分路脉冲的形成、验证抽样定理、PAM信号的形成和解调、多路脉冲调幅(PAM信号的形成和解调)、多路PAM系统中的路际串话现象。
2.DM实验:时钟部分(定时信号、手动产生的DM码流信号)、发送滤波器、△M编码器、△M译码器(本地编码信号的译码、本地手动产生码流的译码)、接收滤波器、系统性能测试(空载噪声、幅频特性、动态范围和信噪比特性)。
3.PCM实验:时钟部分(主时钟信号、帧定位信号、手动产生的PCM码流信号)、PCM编码器、PCM译码器(本地编码信号的译码、本地手动产生码流的译码)、系统性能测试(空载噪声、幅频特性、动态范围和信噪比特性)。
4.MUX实验:复接定时单元、复接支路信号产生单元、复接单元、分接同步单元、分接定时单元、分接单元。
5.ECC实验:编码器的输出信号(信码输出、编码输出)、译码器的输出信号(编码输入、信码输出)、观察信道干扰、观察经过加扰后,该码的纠错能力。
6.HDB3实验:时钟部分(主时钟信号、“1000”码信号、M序列信号)、编码电路(0码,1码,“1000”码,M序列码)、解码电路(单双极性、判决、破坏点检测、取代节去除及位定时恢复电路,HDB3码的频谱(可选))、技术指标测试(编码部分、解码部分)。
7.FSK实验:时钟部分(方波源信号、码定时信号、M序列信号)、调制信号(0码,1码,M序列码)、FSK接收解调(过零检测、码定时恢复、位同步、码再生、有源滤波电路)、眼图。
8.PSK实验:时钟部分(方波源信号、M序列信号)、差分编码、数字调相、同相正交环、同步带和捕捉带、差分译码、眼图。
9.OPT实验:时钟部分(工作时钟、M序列信号)、CMI编码、光调制与接收、定时提取、监相、VCO、CMI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