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经纬仪
60年代以来,随着近代光学、电子学的发展,使角度测量向自动化记录方向改进有了技术基础,从而出现了电子经纬仪等自动化测角仪器。电子经纬仪在结构及外现上和光学经纬仪相类似,主要不同点在于读数系统,它采用光电扫描和电子元件进行自动读数和液晶显示。电子测角虽然仍旧是采用度盘来进行,但不是按度盘上的刻划,用光学续数法读取角度值,而是以度盘上取得电信号,再将电信号转换成角度值。
电子测角的度盘主要有编码度盘、光栅度盘和动态测角度盘三种形式。因此,电子测角也就有编码度盘测角,光栅度盘测角和编码度盘结合测角,以及动态测角等四种形式。如瑞士克恩(KERN)厂的E1型和E2型电子经纬仪采用光栅度盘,德国OPTONJ于 19 78年生产的Elta - 2型电子速测仪,采用的是编码度盘,而现在主流速测仪的测角系统大多用的是动态测角系统,测角精度可达在0.5″。从 9 0年代起,国内厂家如北京光学仪器厂、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生产的电子经纬仪测角精度均在在 5″左右。
电磁波测距仪
随着各种新颖光源 (激光、红外光等 )的相继出现,物理测距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以激光、红外光和其它光源为载波的光波测距仪和以微波为载波的微波测距仪,通称为电磁波测距仪。
电磁波测距仪的出现,是测距方法的革命,从而开创了距离测量的新纪元。与传统的钢尺或基线尺的量距相比,它具有精度高、作业迅速,受气候、地形影响小等优点。电磁波测距仪的发展很快,世界上第一台测距仪于 1947年由瑞典AGA公司制成,该厂生产的AGA - 8激光测距仪一般被认为是第一代测距仪的代表。这类仪器的测程一般为 20- 60km。由南非 1954年开始研制, 1957年正式生产的微波测距仪,也属于第一代电磁波测距仪,在良好的条件下,其测程可达 66-80km。
第一代测距仪虽然测长边比较精确,但体积大、笨重且造价昂贵。 20世纪60年代中期,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小型发光二极管的研制成功,为第二代测距仪的设计提供了条件。第二代测距仪是一种小型、轻便的仪器,而且耗电少,操作简便,但测程较短,一般为 0.5-5km,测距的中误差为正负 2- 10mm + 0。 5- 5ppm。相干激光引入光波测距仪后,就产生了第三代测距仪。这类仪器十分轻便,耗电少、读数方便,测程为 5m -60km,精度高达正负 5mm + 1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