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制造2025长沙在行动”启动,《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长沙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关于支持发展创客空间的若干意见》,以及“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等系列政策全新发布,开始实施。
这些新政策,有哪些新亮点,它将给长沙制造业带来哪些改变?本报第一时间予以解读。
采购本地智能化装备系统,可获20%补贴
智能制造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长沙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长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工作目标是:2015年启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16年边试点示范边推广应用,2017年、2018年进一步扩大试点示范范围并全面推广。通过实施长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到2018年底实现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
为支撑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长沙对采购本地智能化装备系统进行智能化生产线改造的企业,给予系统本地产品价值20%的补贴,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采购本地制造的智能单机企业,按照单机售价的10%给予补贴,最高补贴额不超过10万元/台,对单个企业补贴总额不超过200万元。
此外,对租赁本地智能装备系统或智能装备的企业,给予不高于智能装备系统或智能装备售价10%的补贴,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同一企业可同时享受购买和租赁补贴)。
2017年底材料产业总规模瞄准3000亿元
材料产业产值,已居长沙产业集群之首,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更为重要的是长沙在材料领域拥有一支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长沙新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核心是实施“6343”工程。
一是打造六大产业链,即储能材料产业链、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链、碳材料产业链、精细化工材料产业链、绿色建材产业链、磁性材料产业链。
二是构建三大产业集聚区,即长沙高新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主要发展储能材料、碳材料;宁乡高新区——国家级节能环保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主要发展储能材料、绿色建筑材料;望城经开区——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主要发展有色金属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磁性材料。
三是搭建四大公共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公共项目对接平台、融资信息平台、产业促进会。
四是产业规模登上新台阶。到2017年底材料产业总规模登上3000亿元台阶,初步形成产值过5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的企业方阵。
小微企业数年均增长15%,三年新增6万户
长沙新出台的支持发展创客空间的政策,受到很多创业者的关注。采访中记者获悉:这一政策包含了目标要求、政策措施、评价考核三个方面的内容:“目标要求”是在芙蓉区、开福区、雨花区、天心区和岳麓区这5个区域,由各区政府牵头分别建设一个公共创客空间,通过这个示范点为创业群体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政策措施”主要是通过市、区财政对示范创客空间的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提供一定的补贴和奖励;在“评价考核”中还明确了考评主旨、考核内容及方式,进而引导规范我市示范创客空间建设和服务工作。
长沙成为了首批创业创新示范城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迎来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长沙将通过三年的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到2017年底,努力实现“三倍”目标,即就业倍增,小微企业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到13万人以上,较前三年增长一倍;创业倍加,小微企业数年均增长15%,三年新增6万户,较前三年增长一倍以上;创新倍升,小微企业拥有专利授权数新增7000件左右,较前三年增长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