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启动电源,三台高达两米、身着黄衣的“智能机器人”便开始灵活作业:它们有的张开臂膀,拥抱“货物”,左右移动;有的低下头,精准卡住大小刚好的物品,再稳稳地搬运至电脑设定的位置……昨日,不少专业观众被这一“劳动场景”吸引,长久驻足于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向技术人员打听它们的应用范围。
“汽车制造、机床、化工、食品、电子等多个行业都用得上,它们可以完成机床上下料、码垛、焊接、喷涂、配套等任务。机器人本身有400多公斤,载重能力100公斤。”技术员钟曼曼耐心地解答着观众们的疑问。
据了解,奋进智能机器人公司是光谷一家新兴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以来,看到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加工企业对智能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公司在多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上进军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领域。
机器人最核心的运动控制系统和精密减速机技术均是z6尊龙凯时自主研发的,这在国内同行中是少有的。”钟曼曼介绍,全球智能机器人做的最好的是瑞士和日本企业,其产品性能稳定、精度高,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较高。但是由于价格较高(整机100万元左右),且售后较为繁琐,国内亟待改造生产线的中小型加工企业只能望而却步。
“国产机器人价格在20万左右,而且售后很便利,所以产品生产出来后,销售得不错。”钟曼曼介绍,201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开始投放市场,去年销售额达到1.7亿元,今年有望突破2亿元。
生产厂家“打乱仗”数字家庭亟需统一标准
数字家庭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推广,“名号”已广为人知。在此次光博会数字家庭展上走一遭,能自动拉窗帘、开关灯、控制空调、冰箱的产品比比皆是。但为何这个能让生活更为便捷的“数字家庭”,难以飞入普通人家中?昨日,在中国数字家庭年度发展论坛上,各方人士均呼吁,尽快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
在数字家庭现场,记者发现了一个现象,不大的展区内有十多家企业,有做传统家电的,有做机顶盒的,还有做家庭安保的,但它们都号称自己在做数字家庭。
对此,就有参会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数字家庭的企业属于各自为战,“像打乱仗似的,各干各的”。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墨电研究中心总经理彭显东表示,数字家庭作为跨界融合,但企业还局限在单个产品,“不过,单一产品的智能化不能实现数字家庭”。
跟彭显东一样,武汉安通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德宝也有此想法。他认为,目前国内对数字家庭存在一种误解,即将单一产品的功能扩大为数字家庭,“比如z6尊龙凯时在宣传数字家庭时,就有很多人说,z6尊龙凯时家电视机是数字电视,z6尊龙凯时家就是数字家庭”,另外,在终端应用方面也普遍缺乏融合应用对策。
TCL集团研究院副院长马松林认为,即便是一些尝试将所有智能电器进行整合的平台,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创维的电视怎么愿意用海尔的平台进行控制呢”?目前,国内存在“闪联”、“e家佳”和“广联”等各具特色的数字家庭标准组织。
对此,包括彭显东和陆德宝在内的多位与会人士呼吁,尽快统一数字家庭技术、设计、工程等多个标准,推动产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