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11月3日,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仪器设备与试验技术发展高峰论坛”、 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与中国标准化协会(CAS)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能力验证与标准样品论坛”、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钢铁工业分析委员会联合主办的“CCATM’2012国际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同期举行。
11月1日-2日,以上会议的大会特邀报告联合举行,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瑞典、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的科学家、企业家及政府工作人员就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科学仪器技术进展及仪器企业发展思路,以及实验室能力验证等做了报告。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干勇在报告中介绍了研究全流程监测及质量控制技术与仪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其发展的路线图和建议,有利于实现流程工业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生态链的构建,冶金新材料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才能支撑流程工业的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条财司副司长 吴学梯介绍了“十二五”期间国家支持科学仪器创新工作的主要资金渠道、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定位和支持范围、推动企业成为重大科学仪器开发项目承担主体等内容。
报告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 刘卓慧在报告中介绍了产品质量和检测技术间的依存关系、产品质量对检测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检测技术是标准和技术法规制定的基础、检测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和培训检测人员的重要性。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检测能力的关键要素。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方向介绍了试验技术、科学仪器、技术标准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机联系,探讨了如何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科学仪器和试验技术的创新发展,介绍了“十二五”期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推动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副秘书长宋桂兰在报告中介绍说,中国集中统一的国家认可制度已经实施10周年,目前实验室认可数量已接近5000家,在国际上位居第一,而且认可领域从传统的工业产品,扩展到环境、健康、安全、司法鉴定等领域。
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IC主席/ 澳大利亚国家实验室认可组织总经理 Regina Robertson阐述了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PMP)认可和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PTP)认可两个新领域就相互承认协议(MRA)所开展的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学教授 庄松林就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光学仪器的发展,并对和光学仪器相关的四个领域做了介绍,即光显示、光学成像系统、光纤传感和系统,以及光谱仪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庞国芳在报告中介绍通过选择分析测试领域15个国际著名杂志(SCI 1.0-7.0),检索了近20年(1991-2010)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食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SCI论文3050篇,文献作者来源于72个国家和地区,对每个国家论文总量、开发的样品制备技术种类和检测技术种类三个方面做了系统的比对分析。
比利时冶金分析研究中心经理/ 欧洲钢铁工业分析研究与应用委员会主席Victor Tusset提出熔融金属在线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在生产过程中确定熔融金属(钢)的成分和对熔融钢的直接分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钟华指出现代精密仪器的准确性是由计量基准和标准来保证的。传统计量基准的量值用实物基准来保存和复现,20世纪中,利用量子物理学的成就发展了长度、时间、电学等方面的量子计量基准。新世纪中,质量的量子计量计量基准成为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