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6尊龙凯时

0731-84284278

资讯

以客户的成功定义成功,赋能企业管理,来自企业的信赖

蛟龙闹海记——中国载人深潜自主创新十年回眸(上)

2012-07-16

“向阳红09”船随波轻摆。马里亚纳海沟上方,白云舒展。这是作业的好天气。

叶聪终于等到出发的指令,他踏着阶梯,下到直径1.1米的通道,进入停在甲板上的“蛟龙”号。

身着蓝色制服的杨波和崔维成紧随着钻进舱内。这艘22吨重的中国第一台载人深潜器,即将被吊车放入海中。6月15日上午,7000米级海试的第一次下潜开始了。

首席潜航员叶聪驾驶经验最为丰富;崔维成是海试副总指挥,他亲自下潜,要“检验自己的产品”;杨波则是一位年轻的声学专家,要随时应付声学系统出现的故障。

“向阳红09”船的中厅里,现场总指挥刘峰坐在大屏幕前,表情严肃地下达指令。他握紧了话筒,无法完全放松。

毕竟,载人潜水器下到如此深度,人类历史上未有先例。何况通过电视镜头,亿万双眼睛正注视着“蛟龙”。

7000米!这是一个让人紧张的数字,这是一个让人激动的承诺。

订立这一目标,还是十年前的事。

刘峰清楚地记得,2001年12月1日,一个雪天,汽车堵在北京的马路上。车里的他,心却兴奋地要蹦出来。刘峰刚刚从科技部获悉,中国第一个载人深潜项目有望上马,他有可能参与其中。

载人深潜正式纳入国家科技计划,是刘峰等人期盼多年的。中国第一台载人深潜器的设计目标,定在了海下7000米。一批深潜科研人,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倾心投入,攻坚克难。

“这个团队身上有一种少见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感动。”中科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我把它叫做‘深潜精神’。”

深海的召唤

“这里看到的一切都让人如此兴奋,被深海世界包围让我感觉到一种和谐。”一位曾到过5000米海底的潜航员如此描述感受。

海底一片漆黑,绝对安静。而在光照之下,人看到了前所未见的奇异地貌,还有无数令人瞠目的生命体,仿佛是另一个星球的景象。

迄今为止,人类对深海的认识,甚至不如对火星的认识。科学家说:上天容易下海难,这并不是夸张。

直到1964年,美国的阿尔文号才第一次下潜到1800多米的深海。后来,能与美国深潜器比肩的屈指可数:法国的鹦鹉螺,俄罗斯的和平号、密斯特号,以及日本的深海号(它创造了6500米的深潜纪录)。

除了科学考察之外,“阿尔文”等载人深潜器能完成普通潜艇无能为力的任务:打捞核弹、黑匣子,拍摄泰坦尼克号沉骸,在海底插上国旗……载人机器在深海工作的难度,超过了发射洲际导弹,它无疑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

有人说:“深水潜水器这个玩意儿,小国用不到,穷国造不起。”此言不虚。

而在深海缺少应有的位置,无疑是中国人的一件憾事。

1980年代,中国深潜器技术开始追赶世界。在水下机器人专家蒋新松的带领下,1985年12月,中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首航成功。随后的几年里,中国深水机器人的几个重要型号相继问世,节奏之快出人意料。在863计划的支持下,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开始研制6000米级无缆水下机器人,由徐芑南担任总设计师。

与此同时,载人深潜也进入了中国科学家的视野。1992年,以中船重工702所为主,国内相关科研单位的多位院士、专家共同论证了中国6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可行性,并上报国家。

并非所有人都赞同这一意见。“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回忆说,当时两派意见针锋相对。反对者认为,载人深潜技术难度高、投资大,应用面又窄,可以放一放。赞成者则坚持,各国对海底资源的重视已极大推动了大洋的“圈地运动”,快速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是赢得这场运动的必备条件。

徐芑南认为,最终没有立项的原因,“一是立项要求有很明确的用户需求,而当时大洋协会的需求没到这个深度;二是要有技术基础,当时客观上不具备。”

而随着时间推移,形势越发明朗。中国逐渐加大了对海底矿区的勘测和研究投入。2001年,中国大洋协会签约,在东太平洋海域获得了7.5万平方公里、拥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的多金属结核矿区。

技术上,中国的6000米级无缆水下机器人CR-1在1995年试验成功。机器人深潜与载人深潜的关系,就好比卫星与飞船的关系。CR-1的成功暗示着:载人深潜很有希望实现。

2000年1月,中国大洋协会组织全国海洋各领域专家进行论证。随后国内海洋界10位院士和15位教授深入探讨,达成研发载人深潜器的共识,并于2001年2月报科技部。

2001年6月,刚上任不久的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亲自到702所视察,听取载人潜水器研制相关技术汇报。面对持续数年的分歧,他审时度势,做出决定。

“我从心里支持这件事情。一个有活力的民族,迟早要走向深海。”徐冠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新世纪伊始,中国对海洋战略和相关科技的空前重视,是载人深潜最终立项的背景。

回首“蛟龙”开端,徐冠华说:“真正有重大机会的项目,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同,不可能没有争议。”

2001年年底,各方专家编写完成了论证报告;半年后,科技部批准立项。

十年的坚持,中国深潜科技团队终于等来了最重要的使命。在大洋协会的组织下,中船重工702所、701所、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声学所等单位分工协作,一场深海技术领域的攻坚战拉开帷幕。

   1       1   

联系电话

0731-84284278

在线留言

关注z6尊龙凯时

TOP

您好,欢迎访问z6尊龙凯时

想要进一步了解z6尊龙凯时的产品和方案?

z6尊龙凯时7*24小时为您服务!

电话咨询:0731-84284278

稍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