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铀供需矛盾渐显 2020年之前需求可基本保障
2012-07-02
我国在内蒙古发现超大型铀矿床
伴随重启信号的不断放出,中国核电即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眼下,整个行业的关注点除了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自然也包括未来发展的铀资源供应保障问题。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按照预期来看,国内天然铀的供需矛盾将逐年突出,其缺口部分必须由境外开发与国际市场采购来保障。此外,也要尽早考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铀资源的利用率。
2020年之前需求可基本保障
据了解,近期行业内对2020年我国核电规模的主流预期是:运行装机6000-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
业内人士日前在第13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我国核能发展的再研讨”上指出,按2020年投运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规模测算,2020年当年消耗当量天然铀1.36万吨,2010至2020年累计消耗当量天然铀9.07万吨。按照天然铀产品提前3年供货考虑,2020年当年需要提供天然铀1.67万吨,2010至2020年累计需要提供天然铀12.65万吨。
此外,按照经济可采资源储量提前4年提交、采冶回收率65%等条件测算,假设7000+3000万千瓦所需天然铀全部由国内供应,则到2020年当年需要经济可采的资源储量3022万吨,2008至2020年累计需要经济可采的资源储量30万吨。
该人士还介绍,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探明350个铀矿床,最近新一轮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圈定各类铀矿预测区320余个,预测铀资源量为210多万吨,表明我国是铀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而且,假设按能够全部探明开发考虑,并按经济可采储量占探明资源储量的70%、铀采冶综合回收利用率为70%测算,可生产天然铀约100万吨。在不考虑引入MOX燃料元件、发展快堆技术的前提下,粗略测算结果是:如果国内核电所需天然铀全部由国内供应,能满足近1亿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全寿期(60年)运行所需。
“据初步分析,现保有铀资源储量加上今后10年新探明的铀资源量,可以基本保障2020年以前的需求,但与核电中长期发展规模的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上述人士表示。
中长期自给有挑战
到2030年、2050年,国内对天然铀的需求有多大?
相关研究分析显示,若2030年、2050年核电总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亿千瓦、4亿千瓦,在不引入快堆、MOX燃料的情况下,测算认为:2030年当年需要天然铀4.25万吨,累计需要天然铀47.42万吨,全寿期(60年)运行所需天然铀约200万吨;2050年累计需要天然铀147.6万吨,全寿期(60年)运行所需天然铀约400万吨。
而上文所提及的2010年年底的预测数据——210万吨的预测铀资源量以及100万吨天然铀,满足不了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对铀的需求量。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铀资源是一个自然概念,也是个经济概念,随着需求的拉动和技术的进步,肯定可以找到和利用更多铀资源。“但为规避对外依存度过大所带来的风险,必须提早安排快堆和快堆核燃料循环技术的发展。”
据了解,目前一些国家,如俄罗斯、法国、日本及印度已经开始部署快堆核电站的发展,预计总体上可能在2030年后达到商业化,2050年后实现规模发展。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2030年前将全部建设热堆,如快堆技术进展顺利,则2020年有望建成示范快堆,2035年左右有可能开始进入核电市场,并在2050年前后得到规模发展。”该人士说。
储备战略要加快实施
“发挥国家、企业两个积极性,加快实施天然铀产品和铀资源储备战略。”上述人士表示,“积极推进国际天然铀采购和海外开发,争取掌控更多的海外经济可采铀资源,对国内已探明的铀资源也要进行战略性保护。”
据了解,铀矿找矿周期一般较长,我国铀矿勘查程度总体较低,探明资源十分有限,查明程度﹤25%。
业内人士建议应尽快制定我国铀矿地质勘查的中长期规划,加大投入,大力加强国内地质勘查。同时,要实施铀矿冶基地战略和低品位开发战略,建设与国内核电发展相适应的铀纯化基地和采冶基地,并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此外,要尽快完善有关矿业权法规,制定相关政策并建立矿业权协调机制,按照资源利用最优化原则,合理确定铀矿与共生条件下的油气、煤等相关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秩序。
就铀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该人士最后表示,要大力支持和推动增值快堆、MOX燃料元件、后处理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记者朱学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