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斥资百亿打造"深海舰队" 最新装备挺进南海
2012-05-19
天骄远塞行,出鞘宝刀鸣。
随着中国海油“海洋石油981”的钻头在南海荔湾6-1区域1500米深的水下探入地层,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仿佛战场上指挥官高高扬起的宝刀,“海洋石油981”的成功开钻吹响了前进的号角,“海洋石油201”、“海洋石油708”、“海洋石油720”及“海洋石油681/682”等一批中国海油刚刚投入使用的“深海利器”纷纷利刃出鞘,剑指深海。
恨无长剑一千仞
开发南海油气资源,不仅是中国海油生产经营的商业行为,更是其捍卫国家领海主权、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重要使命的体现。
然而,跨越这1000多米的海水谈何容易。
由于深海油气勘探开发需要一整套包括技术装备、后勤供给、安全防控在内的综合体系,它所带来的“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的门槛让能够从事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国家和公司屈指可数。核心技术和尖端设备,更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国际石油公司手中。
水深增加,要求隔水管更长、钻井液容积更大以及设备的压力等级更高,这使得隔水管与防喷器的重量等均大幅增加,所以必须具有足够的甲板负荷和甲板空间;另一方面,水深增加,加之深水恶劣的作业环境,使得钻井非作业时间增加,这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更加苛刻——在选择深水钻井装置、设备和技术时都要针对水深程度进行单独校核。
同时,海底温度低,但井底有可能高温,这给钻井作业带来很多问题。因为在低温环境下,钻井液的黏度和切力大幅度上升,会导致显著的胶凝现象发生,而且会增加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风险。随着水深的增加,地层的破裂压力梯度降低,致使破裂压力梯度和地层孔隙压力梯度之间的窗口较窄,极易导致井漏、井喷等复杂情况的发生。
要实现进军深水的梦想,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深水勘探开发技术体系。以勘探为例,要完成深水油气藏资源的勘探,就需要深水装备技术、长缆地震信号测量和分析技术、多波场分析技术、深水大型储集识别技术及隐蔽油气藏识别技术等综合的工程装备技术体系。
因此,打造一批能够完成深水作业的“利器”,就成了承载整个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的关键。
铸剑亮锋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按照美国、巴西等国在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中的经验,要实现深水作业,一批造价极高、科技含量极高的装备必不可少,其中主要包括深水油气地震勘探技术和装备、深水钻完井技术和装备、深水浮式生产装置、海底生产系统、深水工程技术装备等。
多年以来,为了实现“深水梦”,中国海油斥资100亿元,打造了包括“海洋石油981”在内的由多条深水作业船组成的“深海舰队”,近一年来它们相继投产。
2011年 5月21日,“海洋石油720”正式投入生产。它是亚洲最大的十二缆深水物探船,也是国内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大型深水物探船。它作为海洋深水工程重大装备纳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中国海油深水油气勘探的重要配套装备之一。该船可拖带12条8000米电缆进行海上三维地震采集作业。
“海洋石油681/682”是两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马力深水三用工作船,它是为深海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平台、工程建筑设施等提供多种作业和服务的多功能三用工作船。它主要从事深水石油平台的抛起锚、拖航、供应服务和守护值班、溢油回收、水下工程设备安装支持等工作。
2011年12月16日,“海洋石油708”交船,这是全球首艘集钻井、水上工程、勘探功能于一体的3000米深水工程勘察船,它可在水深3000米处进行勘察,可在海底600米处进行钻井。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勘察作业能力从水深500米提升到了3000米,成功进入海洋工程深海勘探装备的顶尖领域。
2012年1月8日,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完成试航,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重型起重能力和DP-3级动力定位能力的船型,也是亚洲和中国首艘具备3000米级深水作业能力的海洋工程船舶,定员380人,能在除北极外的全球无限航区作业。
作为这支“深海舰队”的旗舰,“海洋石油981”更是集6个“世界第一”、10个“国内首次”于一身,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海洋石油981”是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投资60亿元,由我国集成设计和建造。它采用最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具有钻井、完井与修井作业等多种功能,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钻井深度可达10000米,按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设计,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钻井平台之一。“海洋石油981”还首次采用了最先进的水下防喷器系统,紧急情况下可以自动关闭井口。
随着“海洋石油981”首钻成功,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舰队”已经集结,整装待发。它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正朝着深邃的中国南海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