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通报2011年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
2012-05-04
2011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公布
使用环节仍是事故高发地带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2011年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在设备总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各类特种设备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均有所下降。发生在使用环节的事故仍占主体。
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国在用特种设备729.15万台,设备总量比2010年增加12.3%。2011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275起,死亡300人,受伤332人。与2010年同期相比,事故总起数减少21起,下降7.09%;死亡人数减少10人,下降3.23%。2011年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为0.595,万台死亡人数控制在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之内,事故状况保持平稳态势。
据介绍,去年全国各级质检部门开展特种设备执法监督检查74.89万次,责令整改各类问题24.75万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382.05万台特种设备及元部件的制造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质量安全问题4.54万个;对82.92万台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质量安全问题22.98万个;对349.29万台在用特种设备进行了定期检验,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质量安全问题399.29万个。
在全年发生的275起事故中,承压类和机电类特种设备事故分别呈现了不同的显著特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承压类的事故特征主要是爆炸或泄漏着火。起重机械、电梯等机电类事故的特征主要为倒塌、坠落、撞击和剪切等。在各类事故中,起重机械事故总数最多,主要发生在建设工地、仓储物流和冶金、机械制造行业,分别各占1/3,建设工地的起重机械事故特征主要是倒塌,仓储物流和冶金、机械制造行业事故多为撞击、挤压和坠落。电梯事故多发生在安装、维修保养等作业过程,主要原因是使用管理不当和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场内机动车辆事故主要发生在仓储物流和冶金、机械制造行业的使用环节,多数为叉车。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负责人表示,从事故发生环节来看,全年统计范围事故中,发生在使用环节的事故占79.62%;充装、储运环节的事故占6.64%;安装环节的事故占6.16%;维修改造环节的事故占7.11%;检验环节事故占0.5%。因此,使用环节安全主体责任的不落实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从技术层面来看,锅炉事故主要发生在小型服务业,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管理不善,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压力容器事故突出体现为快开门压力容器和造纸烘缸事故,其原因主要为快开门压力容器联锁保护装置失效或功能不全,造纸烘缸缺少系统压力控制;气瓶事故主要发生在气体充装环节,设备种类体现为氧气瓶和车载气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管理不到位,充装前缺少检查;压力管道事故则主要在化肥合成氨企业的工艺管道,其原因主要是超负荷生产,检修维修不到位;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梯使用单位管理缺失,电梯故障以及急救处置不当;起重机械事故原因主要是作业现场管理不到位;大型游乐设施事故主要原因是设备缺少维修维护,现场管理不到位。
特种设备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以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载体,以防重特大事故和重大负面影响事件、万台设备事故率持续下降、万台设备事故死亡率下降9%为目标,全面提升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