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示波器的存储深度详解
2012-02-22
针对示波器存储深度,长沙艾克塞普仪器设备公司首席应用工程师Tony.Li专业详述。存储深度是示波器的一个特殊指标,不需要它的看都不用看,需要它的就必须考虑。简单来说,存储深度就代表了示波器能够一次性存储在机器内部的波形长度/点数。
打个比方,我现在想保存一段信号波形,时间约50s。那我把示波器水平档位打到最大,比如2s/div,那我存储后发现,我只存下来大概20来秒的波形。其他的波形数据被后来的数据顶替,覆盖掉了。而如果存储深度较大的示波器就可以存下来。
另一个说法:我存一个正弦波信号,把水平档位打到最大,波形非常密集后,触发,按STOP键停止波形,然后水平档位打小直至可以看到波形,如果存储深度不够,你会发现变成三角波锯齿波了;如果存储深度够,基本上还是保持了正弦波的样子。为什么?因为存储深度不够,又要存那么多点,分配到一个周期的点数就不够了,原本用20个点来绘制1个周期波形,现在只能分5个甚至3个点给1个周期,波形当然变锯齿了
大的存储深度简单来说:好处就是在受硬件的采样率限制下,既能保证很高的采样率,同时又能记录长时间的信号长度。存储深度(距离)=采样率(速度)×记录长度(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存储深度跟记录长度是正比的,所以这就产生为什么要记录长时间的信号就需要大的存储深度(注意:示波器的时基跟采样率是联动反比的,即S/div越大采样率越小),所以这个时长存储就可以同时保证高采样率又能保证记录长度,至于现象楼上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但是有一点,太大的长存储会导致示波器死区时间相对过长,表现刷新率相对要慢,除非你示波器采用独创的技术很好平衡这些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