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大珩负责原子弹光学测量仪等光学仪器
2011-07-22
王大珩1915年出生,祖籍江苏吴县。1932年,17岁的王大珩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虽然父亲跟他说学物理会穷一辈子,但王大珩依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因为他早就听说清华大学理学院有著名的物理学家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等大师。1938年,王大珩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资格。两年后,他获得了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技术光学专业的硕士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光学玻璃当时被西方各国视为重要的保密技术。为了学到这种中国还没有的技术,1941年王大珩转学到英国雪菲尔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不过,第二年,他又放弃了博士学位,选择到英国昌司玻璃公司从事光学玻璃研制。
王大珩在英国苦苦钻研10年,全面掌握了光学玻璃研究、设计、制造技术,1948年回到祖国。之后,他带领科技人员熔炼出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结束了中国没有光学玻璃的历史。
1999年9月,国家为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是王大珩在公众面前最公开最隆重的一次亮相。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原子弹爆炸试验迫在眉睫,而光学测量设备尚无着落。研制的重担落到了王大珩的身上。王大珩奋力攻关,不到一年便交出了合格的仪器。
我国研制中程导弹时,上级要求王大珩提供测量空间飞行体的轨道和飞行姿态的大型观测设备。当时,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掌握了这种技术,但他们对外实行封锁。
王大珩提出了总体方案,在多方配合下,仪器一次研制成功,为我国中程导弹发射,以及以后洲际导弹发射、卫星飞行试验提供了宝贵的测量数据和影像资料。
直到近年在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中,王大珩当年带领大家研制的光学电影经纬仪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前,为了确保卫星飞上太空能正常运行,要在地面进行太阳照射模拟试验。这就需要研制出一种被称为太阳模拟器的“人工小太阳”。
开始时的设计方案是:用37个5千瓦的氙灯组拼起来。但这种组拼只要一个灯运行失常,试验就不能进行下去。后来,王大珩得知大功率氙灯研制成功的消息后,立即改变了原来的设计思想,提出利用新的大功率氙灯技术,把氙灯数目减少到19个,终于建造出了一个光照直径为4米的太阳模拟器,后来成功地用于气象卫星的太阳模拟照射试验上。
在“远望”号科学考察船上进行光学测量,又是一个高难课题。谁都知道,光学测量必须有一个平稳的工作环境。而“远望”号在海上工作,船体在风浪中强烈摇摆,不可能有一个平稳的工作环境。
为了攻下这个课题,王大珩和他的同事们多次出海进行光学设备的试验。他和“远望”号总设计师商量,把烟筒挪到了船尾,光学仪器放到了相对平稳的船中心。之后,王大珩带领大家进行了多方面的攻关,创造性地解决了当今世界远洋航天测量稳定跟踪、定位、标校和抗干扰等技术难题,为我国远程运载火箭试验、地球同步卫星的跟踪测量做出了卓越贡献。
王大珩的这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王大珩先生远见卓识,从战略高度上思考并联合其他科学家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提出多项重大建议。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和陈芳允、王淦昌、杨嘉墀4位老科学家上书党中央,提出跟踪研究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
计划上报中央两天,邓小平即在报告上作了批示。党中央、国务院又很快批准并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人们以4位科学家提出建议的日子,将它称为“863”计划。
全国劳动模范蒋筑英(1938-1982)是杭州人,1956年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1962年考取了王大珩的研究生,在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
蒋筑英在国内首先建立先进的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上世纪70年代,我国彩色电视机的复原技术十分落后,导致颜色失真严重。蒋筑英与导师王大珩一起攻关,提出了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最后攻破了这一技术难关,使人们得以看到图像清晰、色彩逼真的彩色电视。